考古与文物

考古新发现

  • 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

    种建荣 ;曹芳芳 ;孙战伟;

    刘家洼芮国遗址东I区为包括芮国国君在内的一处贵族墓地。其中M3是一座大型壁龛墓,位于2座“中”字形大墓M1和M2之间。同时,它也是刘家洼芮国无墓道墓葬中规模最大者,其年代大致在春秋早中期之际至春秋中期偏早阶段,墓主可能为国君夫人。虽然该墓被盗,但其位置重要、规模较大、形制与葬俗特殊、出土遗物丰富,对研究春秋早中期芮国墓葬制度及与周边诸侯国的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8期 No.280 3-6+21-24+7-20+139+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4K]
  • 陕西宝鸡下站秦汉祭祀遗址2020年发掘简报

    王凯 ;赵梦遥 ;卢一 ;郝怿 ;杨武站 ;张程 ;雷岩 ;游富祥;

    下站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渭河南岸的台塬上。2020年6~11月,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揭露面积800平方米,发现祭祀坑、房址、灰坑等各类遗迹60处,出土有玉器、铜器、铁器、陶器、石器、鹿角器及建筑材料。综合考古发掘与历史文献,判断下站遗址应为秦宣公所立密畤,祭祀青帝。下站遗址的发掘对丰富雍五畤祭祀文化内涵及秦汉祭祀制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2025年08期 No.280 21-24+37-38+2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5K]
  • 陕西泾阳马家堡北魏孙定仁墓发掘简报

    王红英 ;陈少兰 ;朱瑛培 ;李季真;

    2023年4~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泾阳县高庄镇马家堡村北发掘了北魏孙定仁墓。该墓是西安周边近年来发现的规格较高的北魏纪年墓,出土陶俑、陶动物、模型明器、墓志等随葬品164件(组)。该墓形制保存较好、出土遗物丰富、志文内容详实,为研究北魏末年的丧葬制度、社会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2025年08期 No.280 3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6K]
  • 陕西延安蛇连沟宋金砖室墓发掘简报

    段毅;

    蛇连沟墓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冯庄乡蛇连沟村。2013年6~9月,为配合延安至延川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古墓葬24座,窑址1座,其中宋金时期的砖室墓7座。宋墓墓室内多带仿木结构。其中M11仿木构件制作精细,经解剖发现一周手印砖和具有完整编号系统的仿木结构砖,为以往宋墓发掘中所罕见。该批墓葬的集中发现,为研究该地区宋金墓葬的分布和形制特点等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2025年08期 No.280 4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3K]

研究与探索

  • 三星堆城址水资源利用与城市营建关系的初步研究

    刘亦方;冉宏林;

    三星堆城址的营建以理解湔江冲积扇平原水文特征为前提,选址于冲积平原的河间台地,以较为稳定的鸭子河作为城市供水的基本保障。在顺应地区自然地势与水系分布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城址西北部的鸭子河支流,开设壕沟并垒筑城墙,三星堆城址确立了内外连通、主次分明的水网系统。其城市水网参与了不同阶段城市空间的营造,实现了对地区水资源的管控和利用,体现出因势利导的水利原则。

    2025年08期 No.280 6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3K]
  • 曲颈肩耳平底罐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代”

    肖奕昕;

    在晋北、冀西北地区集中发现有一种曲颈肩耳平底罐。经研究,其年代上限已进入春秋晚期,下限则位于战国中期晚段。文化因素分析表明曲颈肩耳平底罐是西北、中原两种文化因素融合的产物,与玉皇庙文化的相似器物并行发展。曲颈肩耳平底罐的时空位置表明,这种器物与历史上的“代国”“代地”密切相关,其产生、发展与消亡,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代地的历史进程。

    2025年08期 No.280 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2K]
  • 论西汉、新莽的宗庙与社稷

    刘振东;

    汉长安城及周边分布有西汉、新莽的宗庙和社稷。西汉太上皇庙和高帝庙位于城内,惠帝至平帝庙位于各自陵墓附近,太上皇和高帝陵旁也有陵庙。新莽宗庙位于城的南郊,即第1~12号建筑遗址。关于第13、14号建筑遗址,有认为分别是西汉、新莽的社稷。近年在第14号建筑遗址范围内勘探新发现两处建筑遗址,一处在该遗址西部、内外围墙之间偏南处,另一处在该遗址西部、内外围墙之间偏北处。本文推定这南、北两处建筑遗址分别为西汉、新莽的官社、官稷。

    2025年08期 No.280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2K]
  • 北魏孙定仁墓志考略

    王红英;

    孙定仁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高庄镇马家堡村北,是西安周边近年来发现的规格较高的北魏纪年墓。墓志记载了孙定仁参与北魏末年镇压河北起义和关陇起义等事;其亡于征战途中,或与太昌元年袭取长安之战有关。墓志所载墓主生平、履宦和战争等内容有助于探讨北魏末期皇室衰微、权臣弄政的复杂政治局面。此外,赞辞“蕃屏周豳”体现了北魏时期以今甘肃宁县为“周豳”的认识。

    2025年08期 No.280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 洛阳出土唐贞元九年任氏墓志考

    何月馨;

    洛阳近年出土的唐贞元九年任氏墓志,志文内容丰富,涉及到买墓田、取吉穴、斩草仪、择葬日等丧葬过程的多个方面。经过考释可知,任氏墓志蕴含浓厚的风水堪舆和阴阳五行思想,是唐人葬埋择吉的生动例证。

    2025年08期 No.280 9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4K]
  • 宋代景德镇窑弧形片状工具研究

    杨洋;

    在瓷窑遗址中常会发现一类弧形片状工具,大多数存在于作坊区域内。该类工具为拉坯成型时所需的重要辅助工具,其不同的形态造就了各类样式的盘碗。作坊工具作为窑业生产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亦是窑工所持有的重要生产工具,属于窑业生产资料中较为核心的部分。本文以此工具为研究对象,以期为窑业生产技术研究补充新的内容。

    2025年08期 No.280 10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1K]

古文字研究

  • 新出古陶文考释两篇

    何义军;

    文章对新近公布的三种古陶文作了考释。首先讨论的是陕西韩城陶渠秦墓出土的“夏市久”和“■里沽器”陶文,接着讨论的是齐或燕的“河?(浦)”陶文。文章在释读文字的基础上,同时将这些陶文与过去所见的陶文进行了联系,并就其中所蕴涵的历史信息进行了探讨和揭示。

    2025年08期 No.280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9K]

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

  • 中国古代马车主要使用木材及其材性特征

    魏晓莲;赵国平;

    本文采用木材解剖学方法并结合文献记载,分析了中国古代马车所用木材树种。结果表明,制车毂、辐、轴、舆和伞盖主要以榆科榆属和青檀属木材为主,制辀(辕)、衡、轭多用榆科榆属、青檀属、榉树属、朴树属和糙叶树属木材,盖弓和车茵多用禾本科竹亚科竹材。榆科上述木材纹理通直、硬度高、弹性大、耐冲击性和耐磨损性强,适作马车主要部件;竹材韧性和弹性好、易编制,适作盖弓和车茵等部件。

    2025年08期 No.280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6K]
  • 宁夏姚河塬遗址出土马车木材鉴定与相关问题

    张万辉;魏晓莲;关晓武;马强;

    本文通过对姚河塬遗址出土的9件西周早期马车木材样品的鉴定,认为这些木材属于青檀、锥木和榆木等。在马车制作选材上,了解到西周早期马车不同构件采用了不同类别的树种,尤其是受力较重的核心构件车轴和辐条均采用了强度、硬度和韧性较高的青檀树种,可能当时工匠已经注意到马车构件与不同木材之间的物理力学特性。同时,青檀与《诗经》中对周人“檀车”的记载相吻合,为深入探究姚河塬遗址马车技术来源、礼制文化及其与周原遗址、丰镐遗址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2025年08期 No.280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7K]
  • 下载本期数据